2013年12月3日,《西安日报》在第36期第6版“天下长安”中刊登了对我校美国西北拿撒勒大学孔子课堂专职教师陈静老师的采访,全文如下:
“我感觉我们这些来到美国的汉语教师,像一朵朵小小的蒲公英,要在广阔的北美大地散播中国语言文化的种子。一而十,十而百,帮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去了解中国,学会用汉语交流。”陈静说。
用生动的方式教授语言文化
虽然是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也首先要熟悉和适应当地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西北拿撒勒大学的孔子课堂是去年成立的,陈静一行二人是这里的第一任专职教师,一切要从零开始。
陈静的汉语课属于学分课里的选修课,能来选修的都是零起点却对汉语有兴趣的学生,但同时他们又不可能有太多时间专修汉语。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陈静选择了以语言为主,结合文化,以口语为主,结合阅读的方式,使课程直观、有趣、有用、系统,学生一个学期学下来,能用汉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也能对汉语的基本结构有大体的把握。
“比如,在进行语音教学的时候,我会用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来练习发音,当语音教学结束后,我每次上课都用5分钟来让他们练习朗读一些简单的唐诗,巩固发音,也让他们对汉语的音韵美有感性的认识。”陈静说,讲授时间表达的课程上,给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快到春节的时候,我给他们布置了作业,让他们分组收集资料,对关于农历纪年法、过年的传说、春节的习俗等话题作报告,然后让他们按照中国的习俗,用一些春联、福字、灯笼等装饰物去布置教室,互相说‘过年好’,学生们有了亲身体验,印象就很深刻。”
陈静还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们简单介绍了中医,并布置他们看电影《刮痧》,让他们思考并讨论中医的基本原理所体现出的中国人的宇宙观,然后引申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以及在跨文化交流时应有的态度等问题。
那些热爱汉语的美国人
除了语言课外,孔子课堂还举行一些文化讲座和文艺活动。比如唐代历史、中国书法、中医五行等。陈静和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会一起组织孔子课堂的学生参加中国传统服装秀表演,当金发碧眼的美国学生穿上长袍短褂、大汉天子、唐代侍女的服装后,“感觉真是很穿越,不但是古今穿越,也是中西穿越”,学生们觉得又新奇又有趣。
有一个热爱汉语的学生,汉语名字叫柯志明,是这所大学里管理留学生的工作人员,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练习口语,经常跑到中国学生宿舍打麻将。他的汉语名字经过认真的选择,开始叫“柯吉米”,他觉得不够中国,改成“柯杰明”,还觉得不够完美,最后改成“柯志明”他才满意了。
他的普通话发音让几个中国南方来的留学生也自叹不如。在孔子课堂揭牌仪式上,就是他朗诵并演唱了苏轼的《水调歌头》,配以英文翻译,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来宾。从一个美国人的嘴里听到我们经典的古代诗词,让陈静骄傲又感动。
陈静说,国家汉办和合作院校西北大学对她们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提供奖学金,夏令营等各种机会。今年12月,孔子课堂就有一批学生将前往北京、西安进行文化冬令营活动。而柯志明已经取得了孔子学院奖学金,将于明年前往西北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汉语进修。明年孔子课堂还将组织学校排球队前往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和友谊比赛,希望他们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带回美国,成为中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
美国有很多像楠帕这样的小城镇,人们善良单纯但比较保守,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太多了解,而文化传播本身就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陈静和他的同事们迈出了第一步,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尝试去了解中国,接触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而可贵之处在于,这种了解和接触是非官方的,而是通过语言和文化交流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记者:庞乐)
日期:2013-12-04
作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